第(3/3)页 “爱卿且说说看!” 赵佶在龙椅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要说这高丽人虽然有些贪得无厌,却又让人不觉得讨厌。总的来说,此时赵佶心情还没有因对方的要求而破坏。 “上国有上国的难处,下国也有下国的苦衷。吾国上下实为缺医少药困扰,还请天子准许小国使团,自行在东京招募医士、学徒,当然,绝对是真金白银以求人才,绝不敢坏了两国邦交!”金富轼恳求道。 “若有子民自愿去高丽行医,有司不得阻挠,来去悉听尊便!” 赵佶大手一挥,轻描淡写道。医士算是读书人中的下品,也不是甚么了不得的人物,还入不得赵佶的龙眼。刚才之所以没有照单全准,还是因为翰林医官局的医士是为皇家勋贵服务的缘故,是以才拦了一下。但是换做民间的大夫,他就没多大兴趣了,既然高丽出得起价,谁愿意去去便是。 得了赵佶的保证,金富轼自然又是一番感激,甚至在当场(其实早就做好了)还做了一首诗来歌颂赵佶。 作为高丽士人的代表性人物,金富轼就算真是临场发挥,也绝对能倾轧关系户李资谅的三脚猫水平。比如甚么“今日陪臣参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这等不入流的诗句,他是正眼也不屑于一顾的。 赵佶一听番臣献诗,顿时兴致来了,当场和金富轼逐字逐句谈论起这首诗来,连正事都忘了,一说又是小半个时辰,赵佶意外发现高丽竟然也有此等大才,颇觉兴奋。 眼看夜色将晚,两人谈论起来没完没了,年过七旬的蔡京实在有些熬不住了,不得不委婉提醒赵佶办正事要紧,赵佶虽然有些意犹未尽,总算没有忘了今晚的正事,毕竟许了对方许多好处,若听不到水响,也是不甘。赵佶当即示意臣子们出面,摸摸高丽的底牌,看他们到底有多少诚意。 “如今女真方兴未艾,实质上取代了辽国与贵国接壤,不知高丽日后如何处理与女真的邦交?”童贯出征在外,枢密院就是王襄作主,此时当仁不让的充当起投石问路的角色。(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