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下臣叩谢隆恩!日后的高丽国必将全心全意追随大宋,誓死效忠教主道君皇帝!”金富轼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中规中矩,不。罄尽全力的糊弄着蒙在鼓里的宋国君臣。 金富轼“直白”而“肉麻”的言论,果然让赵佶有些飘飘然起来,他最喜欢人家称呼他为教主道君皇帝了,没想到从番国使臣口中也听到这个自豪的称呼。一时间竟然主动道: “高丽自古乃我中原属国。朕现在为两国关系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履行我大宋应尽之义务。贵国国主若有未尽之意,爱卿不妨直接提出来!” 此时虽然是非正式会晤场合,但比正式会晤的效率要高得太多,只要哄得赵佶开了金口,接下来和宋国大臣的谈判也会轻松得多。深谙此道的金富轼当然不会放过眼下良机,当场便不客气了: “高丽偏安海外,百姓愚昧,生病不知求医问药,只知惊扰鬼神。吾主欲在国内大力弘扬华夏医学,无奈人才匮乏。久闻大宋乃寰宇雄邦,国内能人异士数不胜数,是以吾主恳求大宋天子,莫要忘怀散落在半岛的藩属子民!” 被人惦记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愉悦过。道君皇帝闻言龙颜大悦,不禁扶髯而笑。此时在座的重臣中已有人吃不住心中那股恶心劲,均暗骂这蛮夷端的无耻,要完学子又要医士,接下去还不知想要甚么!果然这数十万贯的贡品,不是白贡的。 见赵佶脸上并不不悦之色,金富轼趁热打铁道:“吾主闻上国医学分为: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等九科,下国倾心宋风,是以吾主斗胆奏请天子,还望每科派遣三位神医前往高丽国开山立派,吾国不敢贪猥无厌,当以五年为期,五年后,吾主当以厚赐恭送各位杏林泰斗功成归国!” 在金富轼想象中,这个要求应该比要学子难度要低,毕竟在宋国医生地位远不如文士,而且此番在人数上的要求又比学子要少,应该属于好达成那种。哪知赵佶听了具体要求后,一反刚才大方之举,竟然沉吟起来。 一科三人,九科就是二十七人。要说宋朝的翰林医官院确实是良医云集不假,但规模和太学比起来,却要小得多了。 高丽人只当是捡菜么,还一科三位宗师级的人物?且不说他赵佶龙体尊贵,就是东京城内皇族贵戚也不少,把医官都派出去了,自己要用怎么办?是以在听到具体要求后,赵佶不免也算起小账来,浑然没有刚才的大方劲儿,只见他沉吟良久,方才道: “翰林医官局不比太学,人手实在紧张,恐怕不能满足贵国的请求。这样吧,朕吩咐下去,让每科挤出一位名医前往高丽传医!” 金富轼却又暗暗吃了一惊,没把握的对方一口应下,有把握的对方反而踌躇起来,这宋国天子真是君心难测。不过此番既然是过来捞的,也就是捞多捞少的问题,那贼、王伦不是交待……漫天叫价,坐地还钱? “微臣谢主隆恩!下臣离境之时,吾主便多有吩咐,说是万万不能让上国为难!既然陛下开了金口,小国上下还是感激万分。只是下臣还有个小小的请求,想请求陛下恩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