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5章 天津渡-《我在明朝当衙内》


    第(2/3)页

    上千料的大船尚且如此,那些小商船就更不用提了。

    柳天赐虽然没有晕船,    但也是脑瓜子嗡嗡的,胸口堵的厉害。再也没有了在内河航行中的好胃口。

    东西吃的很少,但是饮水量上去了不少。

    有时候就是单纯的想喝水,一来是天气炎热,二来确实没有胃口吃东西。

    连同十几个护卫,都是灌了一肚子水充数。

    以至于在甲板上行走的时候,都能听到肚子里的水逛荡的声音,就跟饮饱了水的大水牛似的。

    这些护卫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好手,据说是从亲军上直二十六卫里面优中选优出来的。

    这些大兵身手了得,忠心度很高,用姚和尚的话说他们是陆地称雄水上蛟龙的存在。

    柳天赐有些不相信,因为姚和尚的话向来是参杂了水分的。

    用他的话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时真亦假,云山雾罩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护卫的首领是一个叫做高魁的三十岁上下的汉子。

    他沉默寡言,属于那种三脚都踢不出来一个闷屁的家伙。

    不过貌似他在这些护卫中间的威信很高,有时候他只需要一个眼神,下面的护卫就会明白要做什么。

    这应该是长期的共事,形成的默契感。

    好吧,    单看这一点,    高魁就在柳天赐心中加分不少。

    这些护卫们在高魁的调度下,    守护者以柳天赐所在船舱十米左右的范围。

    可以说这艘穿上除了陈元太可以接近柳天赐,    别的人根本就近不了十米的范围。

    陈元太也很识趣,没有柳天赐的召唤,或者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他是不会过来的。

    当然,他也吩咐了全船的人,不允许登上二楼的船舱。

    大海上航行的日子是比较枯燥比较无聊的,柳天赐几乎是躺着度过这一段时光的。

    这一日,终于来到了天津港口。

    此时的天津早已经不是永乐当年登船南下的渡口了,而是发展成了一个繁忙的、吞吐量极大的大型运输港口。

    大批的漕粮、商品、货物在此卸船转成陆路继续运往北平。

    远远的就看见海面上停泊着十余艘长四十多丈,宽十余丈的大型舰船。

    桅杆多达九桅,船首有大型的撞角,两侧安装的有火炮,大明的战旗高高的飘扬着。

    不用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宝船。

    陈元太的一千料商船,在这些宝船面前简直就跟婴儿差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