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朱棣的疑心-《大明小公爷》


    第(3/3)页

    下令纪纲收集李景隆的黑材料,只是前期的准备阶段。

    等黑材料收集齐了,就要扔一些无关紧要的罪证,找一些御史出来参李景隆,又或者抓曹国公府干过坏事的小喽啰,这个阶段是预热期,目的就是往曹国公府身上甩锅。毕竟,大家的屁股下面都不干净,要找茬,还不容易吗?

    等朝臣们看出了苗头,皇帝就会安排一个重要的大臣出面,正式上本参奏李景隆,这个时候皇帝会出面保一下李景隆,说几句“勋贵与国同休,朕不忍”之类的屁话,展现一个君臣相得的场面,以示对李景隆的恩宠。

    接下去的事情就简单了,很多黑材料会通过不同的方式,送到一些重臣的桌案前,这样就会有一轮密集参奏李景隆为非作歹、怙恶不悛,乃至阴谋造反的高潮,朱棣会顺利成章的拿下李景隆,还会把自己摘扯干净。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大家都是场面人,做人做事,场面上不能给人留下把柄,必须正大光明。

    “又或者世子找了曹国公?”黄俨说完这句话,微微斜着眼睛,瞄了朱棣一下。

    黄俨说这句话,其心可诛,这是在陷害朱高炽结交勋贵!说来也怪,黄俨素来不喜世子朱高炽,和朱高煦、朱高燧过从甚密。作为朱棣最信重的几个太监之一,黄俨时不时地会在朱棣面前说朱高炽的坏话。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采纳方孝孺的建议,写信给朱高炽,意欲封朱高炽为燕王,想要以此离间朱棣父子。黄俨得到消息后,抢先向朱棣告密,说世子有谋反之心,好在朱高炽聪明,将信原封不动地送到了朱棣面前,才得以摆脱嫌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