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不大待见-《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3/3)页
“两位长官,我去,可我妹子就要麻烦队伍上照顾了.” 罗世勇在提这个要求时还有点不好意思.
“你妹妹你放心,只要有我张灵甫一口吃的,就少不了她的,她要是还在上学的话我保证供她上大学.”多好的士兵啊,就要去慷慨赴死了他的要求仅仅是活着的人照顾他唯一的亲人,至于他自己的生命在没有的了牵挂之后,随时就可以为了国家民族去死.
有了带头的人,其它的人也没有再犹豫下去,他们相互之间对视的一眼之后,整齐异常的向前迈了一步,与罗世勇并肩站在了两位长官面前,他们所有的人都清楚,他们所迈出的这一步,可不是普通的一步.这一步实际上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但为了打鬼子保家乡他们无悔.他们也许不明白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的字面意思,也不知道这个主义那个思想是什么东东,但是就是这些基本上可以说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用他们的生命撑起的我们这个历经千年苦难的民族的脊梁.要是没有了他们就算你是什么天生雄才的伟人也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成不了什么事.
“每一个参加敢死队的弟兄,部队上给一百五十块大洋的安家费,弟兄们现在把各自的亲人的名字地址让参谋长记下来,此战过后,部队一定派专人把钱送到你们家里.请大伙儿安心去吧!我张灵甫一定会照顾你们的家人的,谁要是敢欺负他们,那怕他是天王老子我也要剥的他的皮.”
张灵甫没有说什么弟兄们一定要活着回来之类的虚话,他知道这十八弟兄心里面跟明镜似,这种捆着满身的炸药向敌人冲锋的敢死队,活下来的机会人人都知道就是零.
所以他说的话全在这些兄弟们的家人身上打转,他知道这一百五十块大洋虽不是一个小数,但是对这十八个弟兄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只能说这些钱能让他们的家人们日子过得好些,不那么艰难而已.
“敬礼.”十八个敢死队员向张灵甫,孟华行过最后一个军礼后,不知是谁也开口唱起的流传千年不知让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动容落泪的岳飞的那阙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这首激励了万千中华儿女为了家国的安宁完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古绝唱的雄浑悲壮的音节中十八个浑身上下捆满炸药的勇士就象十八支利箭一样刺向小鬼子的胸膛。
当送走注定一去不回的十八勇士之后,孟华的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在不经意间扫了一眼,发现张灵甫的眼睛里也出现了那种人类称之为泪的晶莹液体。
中华就算是在最虚弱的时候也不是日本这种蛮邦丑类所可以轻侮的。
在这十八个敢死队员的带领下,参加攻击的华军突然爆发了不可思异的力量。炮兵也开始不顾是、自身伤亡拼命的发射炮弹。张灵甫铁青着脸把剩下的部队全部投入攻击。
刚开始没有参加攻击的部队看着那些敢死队员与鬼子之间相互的自杀式攻击,心里的血性终于被激发。
山上的鬼子在华军不计伤亡的亡命攻击下,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全面败退。
苫米地四楼少将在卫兵的拼命护卫下,好不容易从这块伤心之地逃了出来。终于在拼命赶来的骑兵第108大队接应下才仅以身免。一个加强大队1500余人出发,能逃脱性命的不足100人。可是苫米地四楼少将始终无法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的。
中**队并没有对鬼子的这股残兵穷追不舍,而是在派出小股骑兵对周围的情况进行侦查外,就开始对战场进行了一番打扫后,退回了滑县城内。
一封电报把滑县发生的事情,向战区和军委会飞了过去。张灵甫在电报中说:“职率部在滑县击溃鬼子来犯之敌!”
这封电报传回武汉让最高当局很是兴奋,张灵甫这个名字也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
而与此同时,新180师的四个团,也冒雨开始向滑县急进。按黄佳俊的说法这是一个好机会,这场雨看起来一时半会无法停下来,鬼子的飞机也就上不了天,虽说大雨导致行军有很多困难,但是总的来说对中**队是有好处的。
其实,黄佳俊要急着离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7日晚,他的指挥部来了几个不速之客------苏联援华军事顾问团的三个军事顾问带着两个翻译在战区的一个连的护送下来到了,指名道姓的要见他。
黄佳俊可不大待见这些所谓的军事顾问。他一接到电话不假思索的就回道:“不见!告诉他们老子不得空!”
钱三和对黄佳俊的态度感到奇怪:自己的这个师座虽说年纪轻轻,可是向来不是这么一个性子啊?再说了好歹别人也是友军,正在帮助中国抵御外来侵略,在德国抛弃了中国后,苏联可是唯一给中国提供大规模军援的国家了。怎么会这么大的火气呢?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