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我要请假-《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张参座接过黄佳俊的话头:“颂公你看,这样一来,只要占据濮阳和新乡,十四师团就可以向菏泽东明进攻,策应徐州日军,对第五战区形成彻底的包围态势。也可以压迫我战区于黄河南岸。”
程长官冷哼一声:“日本人好大的胃口,居然想一举吃掉我第五战区的几十万**主力。他就不怕崩坏了牙齿。”
黄佳俊和张参座早在之前,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黄佳俊曾经对张参座说过这样一句话:“徐州和河南都是守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力消耗日军。让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随着战线的拉长,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兵力就会枯竭。而敌后的游击战的发展,使他不能专注于前方作战。那么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张参座深以为然,但是出于保护黄佳俊的目的,他也专门对黄佳俊说:“黄老弟,我们一见如故。当哥哥的有句话要提醒你,这些话只能对我说。不要对其他的人说,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也可以去做,但是绝不可以说。”
就是这句话,让黄佳俊对这位军事奇才充满了崇敬,也下定决心要改变他的命运。
程长官等了一会,看两人都不说话,只是看着地图发呆。只见地图上画出了几条日军的进攻线路,直指黄河南岸的开封和郑州。而**的防线沿黄河就像一条一字长蛇阵一样被这几条箭头截成数节。
程长官对张参座说道:“春笙,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颂公,我们在想如果日军真的全部占领黄河北岸后,如何防守的问题?”张参座闻言抬头对自己的长官说道。
“我们在黄河以北仍然有近二十万军队,并能得到南岸守军的支持,我就不信日军能轻易的就突破黄河防线?”程长官再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的语气都不够坚定,没有底气。毕竟豫北之战还没有结束多久,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那里,换谁也不敢说日军不会突破黄河防线。
程长官转向黄佳俊:“佳俊你怎么看?”
黄:“颂公,我只能说,日军一定会突破黄河防线的!只是看我们能让他们付出多少代价而已,或者说这个时间的早晚而已。”
张:“是啊!这个时间的早晚关系很大啊!越晚对日军越不利,最好是能拖到黄河汛期的到来就好了!而我军才能在武汉做好迎战的准备。否则就麻烦了,日军沿平汉线一泻而下,与沿长江而上的日军会合。武汉就危也!”
程长官也是深有同感,急忙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黄佳俊把手往地图上一拍:“只有严令前线各军与日军死拼,必须在汛期来临之前把日军挡在黄河以北。别无他法!这就需要各级长官要下定打完拉倒的决心!”
张参座也是心情激动,站起来说道:“颂公,徐州马上就是一场惊天血战!而我第二战区也绝对不能幸免!必须给第一集团军下死命令:务必确保濮阳和新乡一线的防线。战区主力也要向北展开,前出布置于黄河以北。必须确保黄河防线的安全!”
黄佳俊也接着说道:“为了确保徐州会战的顺利进行,我建议战区以不少于一个军的兵力,布置于菏泽和东明一线。保护第五战区的侧翼安全。可关键还是第一集团军啊,如果他们仍然没有与日军死战的决心,那就危险了!”
程长官点点头:“好吧!春笙负责把作战计划拟定出来,交军委会讨论。宋明轩那里我再去做做工作。”
黄佳俊对宋哲元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也不好说什么,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大事已毕,大家开始说一些轻松的话题。
程长官看着黄佳俊,问道:“佳俊,新180师现在兵力恢复的如何?”
黄佳俊老老实实的答道:“颂公,参座,我新180师经过前面的休整和补充,兵员已补足一百分之七八十。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补足缺额。”
程长官关心的问道:“那新180师还能不能再打一场像濮阳这样的恶战?”
黄佳俊的脸色一黯,摇摇头:“颂公你也知道,在濮阳新180师伤了元气,不要说再打像那样的恶战,就算全师压上,也未必挡得住馆余惣支队了!”
看起来新180师现在是兵强马壮,其实只有黄佳俊清楚由于大量的老兵和军官伤亡,特别是教导团的惨重损失,有一时没有那么多的军官补充,那些收编的保安团和377团又一时无法完全融入新180师。所以,现在的新180师是最虚弱的时候。
“佳俊啊,既然如此,战区和军委会都有把364旅编入新180师的想法。你为什么拒绝呢?”程长官疑惑的问道。张参座也有同样的想法。
当时黄佳俊最先补充的就是364旅,并且是不遗余力。从新180师里抽出大量的原川军下级军官和老兵增强364旅,还为364旅配备了一个炮兵营。到补充完毕后,364旅已是一个兵力达八千之众的装备精良的一个满编旅。其他人都认为364旅一定会被新180师顺势吞并了。就连王志远也已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这在当时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更何况军委会和战区也乐见其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