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让他看上去就像是个大白熊。 他一见到陈启明,立刻就给陈启明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陈启明有些抗拒。 但知道这是人家的礼仪,勉为其难的跟他拥抱了一下,然后迅速摆脱,问道: “能具体说说数据,以及接下来的宣传计划吗?” 迈克似乎看出陈启明不喜欢跟男人亲密接触,不再亲密的往陈启明身边凑,而是一本正经的介绍道: “ep发行三天,美国本地的销量数据是七万张,加拿大四万张左右。 另外,在电台点播上,这张ep中的三首歌都非常受欢迎,在多个电台榜上都杀进了前十。” 说着,他有些郑重的道歉道:“说到销量,我们需要给你道歉。 我们错估了这张唱片的爆发力以及传播速度。 在前期铺货的时候,我们只在各大华人聚集地周边进行了铺货。 这导致很多其他街区的歌迷在电台上听到歌曲以后,并不能在音像店购买到唱片。 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闻言,陈启明点了点头。 说到底,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问题还是因为他是亚洲人。 华纳唱片内部的一些风声陈启明也有耳闻。 有好几个家伙在宣扬人种主义,说黄种人不可能在欧美乐坛取得成功,希望不要在欧美花大力气宣传这张唱片,而是把资源集中在陈启明的大本营亚洲,特别是日本等地。 这些家伙的言论虽然没有影响华纳唱片对陈启明这张唱片的大致宣传方针,但也有所影响。 正是受此影响,华纳唱片的宣传也才会集中在华人聚集地附近。 并且连铺货的时候也主要铺在这些地方。 显然,华纳大部分高层也还在处于观察阶段。 只是,他们显然没想到,这张唱片的发力速度居然会这么快。 居然才三天就在洛杉矶等地蹿红起来,并开始往周边地区蔓延。 对于华纳的做法,陈启明是有一点点不满的,但也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中国人,甚至是亚裔在美国乐坛闯出名堂。 这不可避免的让这些老美因此就认为亚洲人的歌不可能在美国大红。 陈启明的确在亚洲红。 但像他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过。 七八十年代的邓丽君同样在亚洲红遍半边天,不同样被欧美大门拦住。 因此,华纳唱片这边对于他这张唱片抱有怀疑态度,并在前期没下大力,这并不值得奇怪。 “我很开心你们能直接告诉我这件事,这让我知道,我们的合作还是愉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