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海报周边售卖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明星捞金方式。 经纪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旗下明星拍摄一些写真海报,联系出版社进行发行。 这些海报价格不贵,也就一两块钱。 但积少成多,这几年来,不少经纪公司便凭此赚了不少钱。 就比如郭富城。 虽然不想承认,但郭富城这家伙能成为四大天王,他其实还是有点东西的。 这家伙在唱片销量上或许是四大天王中最差的,电影方面也没什么成绩。 但在海报销量这块,他却是连续数年都稳居第一,四大天王,乃至宝岛其他艺人都没人比得过他。 直到陈启明出现。 哦!还有金城武。 金城武能位列四大偶像天王,除了福隆在背后推动,很大原因便是依靠的海报销量。 从去年开始,他的海报销量便一直稳居港台地区所有明星中的前三。 与陈启明、郭富城相互争夺第一。 也正是因为形象受欢迎。 所以,陈启明三人一直都很受时尚界的欢迎。 可惜的是,陈启明一直专注于乐坛事业,因此并没有像金城武那样一直出席各种时尚圈的活动。 言归正传。 正是形象俱佳,穿着打扮有品味,一直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模仿。 所以,陈启明一方在广州放出联系代言的消息后,内地的多家服装厂乃至公司便立刻找了上来。 可惜,双方就代言费这些方面并没有谈拢。 大多数公司都给不出福隆的报价,最终,服装代言一事只能暂且不提。 而也正是受这些服装公司的影响,陈启明来到上海以后,立刻就开始来视察这边的服装厂。 他在想,自己或许可以开一个服装公司…… 一个上午,陈启明一共看了三家服装厂,都不太满意。 这些厂家的老板可能是看出他气质不凡,是个好宰杀的。 一个比一个喊价高。 明明就几十个工人,设备都是老旧设备的小厂,他们张口就要几十万。 陈启明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怎么可能愿意被人宰。 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租个空厂房,然后从其他工厂挖了些管理人员过来,直接重新建一个厂起来。 不过,计划很完美。 但时间不够。 陈启明只忙了两天时间,便没有时间处理这件事了,他得开演唱会。 为了让这个服装厂尽快搞起来。 陈启明直接打电话给老妈,让她飞了一趟香港,在香港成立了一家服装品牌公司。 然后以这家服装公司的名义来到上海开始办厂。 之所以要如此麻烦,并不是陈启明不愿意在内地直接开公司。 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90年代,内地正在吸引外资进入,因此,在政策上给予了外资很多优势。 陈启明这个公司成立在香港,再以外资的方式进入,这是可以拿到政策优惠的。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 现在的内地受港台文化的冲击后,普遍都喜欢港台的东西。 衣服也不例外。 你要是打国产的名号,十有八九没人买账。 但要是港台公司的货…… 而且,陈启明成立这个服装公司,目标市场也不仅仅是内地。 目前来说,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是明显高于内地的,有这优势在,他自然要利用起来。 他的打算就是在内地生产,然后转向卖到宝岛、香港、新加坡乃至日韩等地。 甚至,如果以后他足够牛逼,他还想打入欧美市场。 第(2/3)页